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史学习>>正文

园艺人讲园艺故事(三) | 产业引领谋振兴 脱贫攻坚出实招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1日 10:00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周祥麟同志194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本科,经华北人民政府分配来山西工作,是新中国第一批由国家统一分配来山西工作的大学生,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包括其前身山西省农业试验场、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46年,曾任技术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曾担任过园艺系主任、蔬菜所所长、农科院副院长、农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95年光荣离休。他一生从事蔬菜育种与栽培工作,对我省及全国的蔬菜科研和生产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科技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知名的蔬菜育种专家。


一、重实践,科研成果多、技术过硬。

周祥麟的获奖成果近20项,其中国家发明奖1项(四等)、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3等)、其余均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育成品种均已转化为生产力,获得了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直接经济效益,为国家和我省菜篮子工程做出了大贡献。他常说什么叫贡献,举例说汽车司机把货物或人安全送达目的地是贡献。科技人员的贡献就是科研成果。

1、他常讲什么叫科研成果?

搞育种的:育成了新品种,农民种了、增产了、增收了,下一年及以后还继续用这个品种的种子,这个品种才是科研成果,叫贡献;如果育成的品种虽然得了奖,农民种了,但不增产、不增收,农民不再采用或很少采用,那么这个品种就不能叫做科研成果。

搞栽培的、搞基点的;你带去的技术成果和技术解决了当地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增产了,增收了,下一年及多年后(3年、5年、10年、甚至20年后),还在用你的技术成果,这才能称之为科研成果,这个基点才叫搞成功了。

周祥麟文革前曾在大同常年驻点搞基点:解决大同市大白菜生产问题。经调研后,他主要采用了当时园艺系选出的大白菜优种(代县牛腿棒大白菜)、治虫(白菜蝇—地蛆)、调整播种期等一系列田间栽培管理措施,使大同大白菜生产问题得到了解决,至今还在沿用其技术。

2、三勤三会

周祥麟常对所内科技人员讲:搞蔬菜科研的人要三勤三会。

三勤:①勤去(最好天天)试验菜地走走看看,观察蔬菜苗生长情况。②勤观察比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③勤记载,把菜苗生长状况及变化,及时记载到记载本上。周祥麟也以身作则天天去试验菜地。

三会:①会种菜:要亲身参与从种到收的农活,会干农活。他讲,不会种菜怎么能搞蔬菜研究呢?会种菜并不是要求你达到蔬菜劳模水平,而是要你了解你搞的那种菜生长的全过程及要研究解决的关键点在哪里,要解决什么技术问题和怎样解决。不会种菜你就不会发现问题,更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②会说:用通俗的语言(最好是当地农民的常用语),即农民能听得懂的语言,把你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介绍给农民。③会写:把科研成果用简单明了的文字表达出来,进行交流。


二、在逆境中搞蔬菜育种—杂种一代优势利用。

文革中,周祥麟曾被批为反动学术权威,后又住“五七”干校,蔬菜科研工作被迫停止。

1973年文革尚未结束,太原武斗基本消除,在军代表主持下两派搞大联合,抓革命、促生产。周祥麟抓住这个时机,开始恢复搞蔬菜科研工作—搞蔬菜杂种优势利用。当时存在两大困难。一是缺蔬菜种质资源(蔬菜品种),文革前的蔬菜品种大多损失了。怎么办?请示军代表同意派郭素英、刘洪炯和老岳(老工人)去京津收集了大量的蔬菜品种。有了种质资源,立即开始搞蔬菜育种。

首先搞西葫芦育种。为了加快育种速度快出成果,周远赴海南岛加代南繁育种。经两年三代就育成了“早青一代”“阿太一代”两个西葫芦一代杂交种。早青一代:早熟、丰产、抗病;阿太一代:丰产、抗病、产量高。推广后深受欢迎,社会经济效益和菜农直接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菜农增收有票票了、市民有菜吃了。很快在省内省外普遍种植,种子供不应求。

二是缺人手、缺田间农工,搞蔬菜科研深感人手不够。学校停课闹革命,无毕业生;技工、技术人员无来源,怎么办呢?周祥麟提出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是办农民种菜技术培训班,以缓解农工不足问题。学员是省内菜区青年农民,培训班三个月一期,社来社去,学员口粮(粮票)自带,蔬菜所管吃管住还讲种菜技术课,半天劳动,半天学技术课,没有工资,生产队给记工分,从而解决试验田农工不足的问题,逯保德就是第一期学员中的一员。

第二个办法是吸收农民技术员。经院领导同意,从农村吸收有一定农业技术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农民为农科院各所(蔬菜、作物、植保、土肥所)农民技术员,共十一名,农科院给发工资(当时叫生活补助)。蔬菜所分到两人(逯保德、王永文),到其他所的还有王立志、张志惠、牛云山、蔚富生等,这些人的到来缓解了田间技术工不足问题。后来这些人逐渐成为各所科研重要力量,有的还进入了所级领导岗位。

以上周祥麟的两个办法,暂时解决了田间农工和试验工不足问题,使科研工作得以进行。

此后院里又分给园艺系11名插场知青,1982年山西农大分配来11名大学生,科研条件大为改观,科研工作得到突飞猛进。


三、“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小车不倒只管推”周祥麟就是这样对党无限忠诚,为党和祖国的蔬菜科研事业不停地奋斗着。

此后,周祥麟进入了蔬菜杂交育种成果的高产季,先后育成的有大白菜:晋菜3号、晋菜2号、太原二青、极早生、玉石、太原一号等;南瓜有裸仁南瓜、无蔓南瓜1、2、3、4号;西葫芦有早青一代、阿太一代;茴子白有:理想1号、春秋大丰、晋早2号;西红柿有特选1号等。这些品种推广后,深受农民和市场欢迎。产生了很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周祥麟的带动下,蔬菜所其他科技人员也相继育成了不少蔬菜新品种,出了不少科研成果,也产生了不小的经济效益,蔬菜所的创收逐年增加,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1997年底,使蔬菜所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兴旺的时期。


四、经费自立

全所科研成果90%已转化为生产力,社会效益和直接经济效益大增。到1987年底全所年创收收入已是国家给蔬菜所拨款的10倍,于是周祥麟提出全所实行经费自立。经所里研究同意,从1988年1月起,自断“皇粮”,全所实现经费自立,成为我省第一家不吃“皇粮”的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经费自立后,全所科研工作条件和职工收入大为改善。用创收的收入盖起了所办公大楼、田间试验办公楼、蔬菜种子库和种子包装车间,以及职工宿舍楼。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中,全所职工科研工作干劲大增,为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而奋斗。此后我所先后共取得各项科研成果50余项,其中有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并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被评为“七五”期间全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全国共2300多个研究所参加评比)。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周祥麟对研究所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五、关于顾问的几件事

一是1989年北京闹“6.4”学潮,我院也有人不安心工作了,此时周祥麟对全所职工说:“①要听党中央的;②坚守岗位,搞好本职工作。”我们照做了,这一年我们所创收收入达到新高,年终还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奖。

二是蔬菜所要垮,垮在:①乱进人;②种子质量出现问题。要切记这几点!

三是考试入所:经费自立后,要求调入所工作的人多了,难应酬。周祥麟提议:考试入所,按成绩不论男女,择优录取。周祥麟亲自出题阅卷。使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四是“所荣我荣,所衰我耻”,以使蔬菜所长盛不衰。这是周祥麟对蔬菜所最后一次关照和希望。

(园艺院 关佳璐 杨龙海 杜蕾蕾


周祥麟在实验室


周祥麟获得相关奖项



关闭